黄河,波涛滚滚,奔流不息。璀璨的华夏文明在此孕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此沉淀,人们唤它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自古以来,黄河又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于世。因此,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把黄河治理当作事关安民兴邦的大事予以高度重视,并誓言“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期间,就亲自前往兰考东坝头段考察黄河,并向地方干部询问黄河防汛情况。
时隔5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河南省,视察黄河博物馆、黄河国家地质公园等,并对黄河流域治理和生态保护等进行调研。
70年前,黄河泥沙淤积,频频溃决,遍地泛滥,民不聊生。1946年,新中国还没成立,冀鲁豫解放区就成立了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由此开启人民治理黄河的新纪元。
70年间,人民治理黄河在一步步攻坚克难中破浪前行,强化水患治理,科学保护和开发,不仅创造了黄河岁岁安澜的历史奇迹,也为世界大河治理与保护提供了成功典范。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句谚语,已经退出现实语境,成为历史。
今天,跟随总书记的脚步,我们一起重温这一段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
“三年两决口”到70年岁岁安澜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先后跨越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最后注入渤海。
泱泱大河蜿蜒东流,世世代代滋润着中国大地,滋养着沿河而居的人们。然而,史上黄河曾决口1590次,改道26次,造成巨灾,沿岸百姓苦不堪言。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安宁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夙愿。
历史上,黄河下游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得到彻底扭转,连续70年伏秋大汛堤防不决口,避免了由于黄河决口造成的12万平方千米保护区内1.3亿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自古黄河难治,根在泥沙。流经地球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生态最为脆弱的黄土高原,黄河泥沙主要源于此处严重的水土流失。治沙,釜底抽薪之举,就是让黄土高原换发绿色新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完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万平方千米,治理小流域2200多条,加固淤地坝1600多座。“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融相生,助力250多万人脱贫。
70年来,由“黄”到“绿”,黄土高原主色调变了,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不见了。通过三门峡、小浪底水库拦沙及调水调沙运用,实现水库冲淤平衡,有效减缓了黄河下游河道的淤积抬高。据统计,近20年来水利水保措施年拦减入黄泥沙4.35亿吨。
从早期“宽河固堤”、“蓄清排浑”,到如今“拦、调、排、放、挖”的立体防护模式,曾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的黄河温顺了,它顺着中国这条独特的河流治理之路,流淌出绿的底色。
巧用水资源 谋求大发展
作为我国西北、华北地区重要的水源,黄河以占全国2%的河川径流量,养育了全国12%的人口,灌溉了全国15%的耕地,支撑了全国14%的国内生产总值,九曲黄河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源泉。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强调,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数字黄河”提升全流域综合管理能力
新时期,黄河治理委员会加快信息化赶超步伐,稳步推进“数字黄河”向“智慧黄河”升级发展。“黄河一张图”“一个数据库”等信息化“六个一”工程建设取得明显实效,“大平台共享、大数据慧治、大系统共治”的格局初步形成,有力推动了黄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随着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科技进步及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水沙调控、水库调度、游荡性河道整治、水生态保护、水文测报等治黄关键技术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振动式测沙仪、堤防隐患探测等一大批先进实用的技术和设备得到推广。
滔滔黄河水,奔流万余里。从人水相争走向人水和谐,从传统治河走向现代治河,这条河,流淌着整个国家的发展脉络。在新中国70年伟大征程中,“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也在华夏大地奔腾不息,源远流长。
摘转---人民日报